失眠不只影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,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,根據臨床調查有失眠的問題的患者,由於免疫力的下降,得到感冒的機率,會比原來增加很多,而且一些癌症的發生,譬如說腦瘤以及乳癌,得到的比例都會明顯增加。
根據台灣長庚睡眠中心的調查,每十個人裡頭就會有一個人失眠,但在某些特定族群,尤其是家庭婦女與老年人,失眠的比例會是原來的兩倍。
如果你有以下述的症狀,就要注意,可能已經開始有睡眠的問題了。
1.入睡困難
2.睡眠淺(稍微有點聲音就會醒過來)
3.多夢(夢做很多 像是連續劇一樣)
4.夜尿多
5.早醒(我們人體睡眠周期,大概是1.5小時左右,有些睡眠比較淺的,睡3~4小時),就會就醒過來。)
峻生醫師將教您三要五不,讓你有好眠。
第一招「靜坐」
所有在床上翻來覆去,有入睡困難的朋友,都希望自己的腦袋能夠瞬間關機,什麼都不要想,但是這很難做到。
峻生醫師臨床有個常建議患者,且效果不錯的方法,就是在睡覺前做簡單的「靜坐」,可以幫助入睡困難或者睡眠容易中斷的朋友,改善症狀。
靜坐的時候,有三個需要注意的重點。
1.注意姿勢
不要彎腰駝背、頭也不要向前頃,以免增加頸部跟脊柱的負擔。
2.數呼吸
由於要把念頭收攝到一個,實在是太困難,所以建議把念頭專注在數呼吸上面。
慢慢吸、慢慢吐,吐的時候時間盡量拉長,藉由呼吸,把思緒“慢慢清空”。
3.靜坐時間維持在10-15分鐘
根據很多朋友的經驗,靜坐太久反而會精神太好,導致待會兒睡覺會睡不著。
第二招「泡腳」
泡腳有三個操作重點
1.水溫
水溫大至維持在,攝氏39至42度左右,以不要燙傷、不要泡完流太多汗為原則。
2.水位
大約在內腳踝往上,約四根指頭的位置,也就是中醫傳統稱“三陰交”的穴位。
“三陰交”是改善血液循環的重要穴位,能改善全身的微循環,有助於睡眠。
如果條件許可的話,建議買一個高一點的泡腳桶,連小腿一起泡進去。
高度可以到我們中醫傳統穴位“足三里”,效果會比只泡到腳踝的更好。
3.時間
大約在睡覺前一小時,泡腳的時間維持二十分鐘
泡腳有三個注意事項
(1)泡腳時會汗出
如果有出汗要擦乾、吹乾,注意不要吹風著涼。
(2)多年糖尿病、皮膚比較脆弱甚至裂口的患者不建議泡腳
多年糖尿病患者,由於皮膚比較脆弱,而且容易感染,如果皮膚有出現傷口的時候,不建議泡腳,沒有傷口的情況下,也得注意水溫和泡腳時間。以免造成損傷。
(3)老年人要留意脆弱的皮膚
老人家泡腳的時間不適合太久,不建議超過20分鐘。
如果有出現紅腫或是起水泡,請盡速就醫治療,避免傷口惡化。
第三招「助眠食品」
1.百合蓮子粥 + 龍眼肉
2.幫助睡眠的藥草茶
組成可以用:浮小麥、甘草、紅棗再配合西洋參與酸棗仁粉,可以緩和緊張情緒,幫助睡眠。
3.花茶
可以用薰衣草、茉莉花再配一些洋甘菊,再用一些蜂蜜來調味,用400毫升的開水沖泡,白天的時候喝,一天一兩次。
堅持以上的三個方法,再調整生活習慣,配合五不。
哪五不呢?
1.不要睡前看太久電腦和手機
2.不要睡前動腦太多(看緊張懸疑的影片)
3.不要睡前激烈運動
4.不要睡前飲用酒精或咖啡因的食物
5.不要晚餐吃太飽太油太辛辣
應用上述三要五不,期望能幫助各位朋友,早日改善失眠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