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学科普与卫教信息
吃冰?与不吃冰?统计数据与个人经验的探讨
每次门诊都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,干脆在这篇文章来说清楚好了。
我们在门诊的历程中,常会遇到反复感冒的小孩及某些呼吸道疾患,我们在问诊的过程中,常会发现,在疾病发生前,常有过食冰品甜食的现象而导致感冒发作或哮喘的旧疾复发。
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医师,甚至好心的长辈,都会提醒呼吸道比较常生病的孩子少吃冰品和甜食。但我们接着要探讨,要把"不要吃冰"这个概念推广到所有人,是否会依然一概普适呢?我觉得那就未必有这个必要了。因为个体差异实在太大了啊!
对于身体强健,无任何呼吸道疾患,女性没有妇科的问题,吃完冰没有不舒服的情况,也没有长期大量食用而导致不适。偶尔为之而已,我们似乎也找不到理由让人家完全别吃啊。
有些朋友会说,为什么该不该吃冰的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,却没有临床医学统计数据来研究呢?
就来稍微说一下我所了解科研计划的大致过程,需要做临床调研,私人诊所一般是做不了的(你也没那个精力),必须要医院内部或是向政府有补助的单位,提出科研计划(在大陆叫做标书)来申请经费与许可,再用经费和人力按照想要调研的项目。选病人入组,完成临床调研。
或许上一段听起来有点复杂,但说成白话,科研可不是你想做就做的,是需要经费与人力及医院许可的。能不能吃冰这种事,你写个标书往上报,我想,应该经费批不下来的吧。
即使做为研究生,你做这个题目,除非指导教授真的愿意挺你,要不然开题的时候,想顺利过,不和其他稍微高大上点的内容绑在一块,似乎也薄弱了一点。我想,这大概是"该不该吃冰"这个问题,一直停留在生活与临床经验,比较少科学数据来佐证的原因。就好比吃西瓜吃太多会拉肚子,这是常有的生活经验,每个人的体质差异,相差极大,但似乎也没有科研去研究,到底平均吃多少西瓜会拉肚子。这会是同样的道理。
看到这里,那读者能不能吃冰呢?
既然是个人与临床经验,那我们就试着回归生活和临床的实证。
如果发现疾病的复发与吃冰有明显的因果关系,不但在发作期间建议暂时忌口,即使平常不发作期间,能避免也尽量避免。举个例子,某些哮喘或是容易气管炎的孩子,如果吃完冰品后哮喘发作的频率明显增加。那我便不建议再吃冰。
抑或是,某些容易有痛经,月经来的时候小腹会凉的女性朋友,吃冰后会加重的,我也建议在治好前,最好忌口,以免病情反复甚至加重。同样道理,某些吃完冰会胃胀不舒服,甚至拉肚子的,我也建议暂时不要吃冰,等病治好再说。
本文浓缩成一句话:如果你吃完冰会不舒服,甚至原有的病加重,那就该考虑面对问题,在治好前好好忌口,而不该以没有科学数据为借口,因循苟且,得过且过